一、有机防伪 365nm 紫外线荧光粉生产工艺
1. 设计目标与原理
• 激发波长:365nm(UVA 段,长波紫外线)
• 发光波段:可见光区(400–700nm,颜色可定制)
• 主要特点:隐形、防伪、颜色鲜艳、可低温加工
• 原理:有机荧光染料分子吸收 365nm 紫外光子 → 激发到高能态 → 辐射跃迁发出特定波长的可见光
2. 原料体系
• 有机
2. 涂料与油墨
• UV 固化油墨中添加有机荧光粉(透明性高,不影响印刷颜色)
• 丝网印刷、喷码、防伪喷漆
荧光染料(核心发光组分)
• 香豆素类(Coumarin) → 蓝绿光
• 罗丹明类(Rhodamine) → 红橙光
• 吡咯类 / 萘酰亚胺类 → 绿/黄光
• 二苯乙烯类(Stilbene) → 蓝光
• 载体粉体
• 高纯透明 PMMA(聚甲基丙烯酸甲酯)、聚苯乙烯、SiO₂、Al₂O₃、滑石粉等
• 要求粒径均匀(3–10 μm)且光学透明度高
• 分散剂 / 润湿剂
• 例如聚乙烯吡咯烷酮(PVP)、硬脂酸盐,防止染料团聚
• 稳定剂
• 紫外吸收剂(避免非目标波段损伤)
• 抗氧剂(延长储存寿命)
3. 制备工艺流程
(不同厂家细节会保密,这里给你东莞市研色新材料有限公司标准可工业化版本)
(1) 染料预处理
• 高纯染料 → 低温真空干燥(40–60℃,防分解)
• 粒径要求:200–400目(便于分散)
(2) 溶液混合法
• 将有机荧光染料溶于低沸点有机溶剂(乙醇、丙酮、异丙醇)
• 添加分散剂,超声波处理 10–30 分钟,形成均匀溶液
(3) 包覆载体
• 选用透明或白色载体粉(如 PMMA 微球)
• 在搅拌釜中将载体粉与染料溶液混合 → 高速搅拌(800–1200 rpm)
• 采用 喷雾干燥 / 真空旋转蒸发 去除溶剂,使染料分子吸附或渗入载体表面
(4) 表面封装
• 可选用硅烷偶联剂(如 KH-550)或 SiO₂ 溶胶进行表面包覆,提升防潮、防迁移性能
(5) 粉碎与过筛
• 气流粉碎,粒径控制在 3–10 μm(印刷油墨用)或 10–20 μm(塑料母粒用)
(6) 检测与分级
• 粒径分布、激发光谱(365nm峰值)、发射光谱、耐光/耐热性、色度坐标
• 按发光强度与颜色一致性分级(A/B/C级)
二、应用领域
1. 安全防伪
• 证件防伪:护照、身份证、驾驶证隐藏荧光标记
• 票据防伪:发票、演唱会门票、彩票
• 品牌防伪:化妆品包装、药品外盒、奢侈品吊牌
• 货币防伪:部分纪念币 / 纪念钞隐形图案
特点:
• 可见光下不可见或颜色极浅
• 365nm 紫外灯照射下显色明显
2. 涂料与油墨
• UV 固化油墨中添加有机荧光粉(透明性高,不影响印刷颜色)
• 丝网印刷、喷码、防伪喷漆
3. 塑料制品
• 与塑料母粒混合 → 制作带有隐形荧光标记的零件(汽车、电子、玩具)
• 在废旧塑料自动分拣中作为识别标记
4. 食品与药品包装
• FDA 认证的食品级荧光粉用于隐形标识(需选用低迁移染料)
• 药板、瓶盖防伪码
5. 其他
• 会议证、展会证快速识别
• 特殊工艺文具(UV 显色墨水)
• 高端商品物流追溯标记